“过劳死”的说法

发布时间:2019-09-25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  “过劳死”的说法最早来自日本。过劳死是强烈工作”压力”或应激引发的致命性”疾病”发作。

  尽管人们认为“过劳”引起死亡,但若从已有医学文献来看,没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支持“过劳死”的发生与过度劳动有关联。

  工作,有那么危险

  在不少人眼里,各种工作或”生活”压力常被认为是导致死亡的原因。当身边愈发多见的年轻生命逝去时,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”健康”状况。

  人们常常抱怨工作压力大,有时这是一种工作适应不良的表现。的确,每一个社会人,都身担一份工作职责,在急速向前(钱)冲的眼下,谁没有压力呢?一个人如果没有基础疾病,来自工作的精神刺激与压力,并不会导致“过劳死”。任何一种疾病,从开始出现症状到最终结局,都是一个过程。你的职责是越早发现并且重视身体的不适症状,医生的职责是根据症状及时而准确地发现”病因”,尽可能消除或阻断疾病的进展过程,恢复身体健康,提高生活质量。

  总之,“过劳死”大多是对原有疾病没有进行正确或及时治疗,再加上自己对身体症状的轻视或忽视,以致酿成惨剧。而工作压力、过度劳累、紧张应激往往充当的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诱发或加重疾病的病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不能简单将”办公室”人群、IT界人士视为“过劳死”的高发人群,那些存在疾病基础,平时又没有适量运动、充足”睡眠”的人都应被算作“过劳死”危险人群。

  过劳死的医学解释

  如果非要用医学词汇来描述“过劳死”,“猝死”最为恰当,以“心源性猝死”最为常见。

  “过劳死”并非一个医学词汇,医学书籍中也没有它,它更像是一个描述社会现象的词汇,是人们的一种无奈呼喊。

  医学上,猝死是指一个平时外观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稳定的人,突然发生“意想不到,非人为的”自然死亡。说其是自然死亡,因为已排除”自杀”、他杀、”中毒”、”过敏”、外伤等致死的可能性。“猝”乃迅疾之意,因此大多数猝死多在发生瞬间至一小时内便死亡,很少能挺过六小时。

  如何认定“过劳”

  “过劳死”的重要危险因素:疾病基础、体质与”遗传”因素、个人习惯、气温与季节变化。

  “过劳死”并没有医学诊断标准。目前,对“过劳死”的认定也多出于事后责任追究或赔偿,才会进行一个风险因素评价,以评估过度劳动在死亡原因中所占有的权重。

  从“量”的方面来说,死亡之前24小时内仍持续不断工作,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以上。再往前推算一个月,其加班时间是否超过100小时等。从“质”的方面来说,也就是某项工作所发生的精神或身体负担。比如不规律的工作、经常出差、轮班或夜班,有时工作环境温度、噪音和时差也可被纳入考量。

  职场人该怎么办

  ”疲劳”、困顿是身体的警示信号,你需要做的是稍事休息,而非用“外源性物质”一味刺激疲惫的身体。普华永道女硕士“过劳死”的新闻让人人自危,对其他人而言算是一种警醒。至少,它能让你意识到要”注意”休息,劳逸结合,要睡眠充足。

×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