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仁吃多了会上火吗(3)

发布时间:2019-08-09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杏花之美,本来其实有几个阶段的,所谓"杏花看红不看白",先是饱蕾未放时之蓄红,称"红蜡半含萼",夸张一些,就是"蓓蕾枝梢血点干",很有待放的张力。然后初放时,刚一绽放就变浅而成淡粉,但粉薄红轻掩敛羞,含蕊中仍保护着胭脂色,这就是"似嫌风日紧,护此胭脂点"。而杏花雨嫩,花开一定会伴随着春雨,所谓"杏花消息雨声中",雨细才杏花香。刚开始它是暗香,在雨中,疏离之花,含蕊渐渐舒展成变成胭脂泪,暗香越显清高。再然后,雨过天青,晴空日熏,花色残白了,盈盈当雪杏,其实已再无含蓄了。此时团枝雪繁,香气不再暗,已密聚为绯香;而残芳烂漫,已无风恐自零落。再再之后,便是风吹狼藉,半落春风半在枝了。这般本来含蓄娇羞精致之花,谁可恶,将之引向"风流树"的呢?

设想,刚开始可能与盛唐时进士到杏花园初会,称之为"探花宴"有关。而真正将其命名为"风流树"的是晚唐诗人薛能(817?-?),在他笔下,杏花成了借春机卖笑的娼妓:"活色生香第一流,手中移得近青楼。谁知艳性终相负,乱向春风笑不休。"太赤裸裸了。随后,吴融才含蓄地用"一枝红杏出墙头,墙外人行正独愁。长得看来犹有恨,可堪逢处更难留"。而"粉薄红轻掩敛羞"其实也是吴融的形容,他的这一首杏花诗是,"粉薄红轻掩敛羞,花中占断得风流。软非因醉都无力,凝不成歌亦自愁。独照影时临水畔,最含情处出墙头。徘徊尽日难成别,更待黄昏对酒楼",更有味道。吴融不满的应是,大多数后人都记住了南宋叶绍翁的"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",而并不知道"一枝红杏出墙头"本是他在晚唐的原创。

还是南宋的范成大(1126-1193)相对厚道,他写过好几首杏花诗,其中有一首吟道:"红粉团枝一万重,常年独自费东风。若为报答春无赖,付与笙歌鼎沸中。"将一切归为"报答春无赖",深有意境。

典故《扬州府志》谈到,开元中,扬州太平园里载有杏树数十株,每逢盛开时,太守大张筵席,召妓数十人,站在每一株杏树旁,立一馆,名曰“争春”。宴罢,有人听得杏花有叹息之声。

唐代南卓《羯鼓录》讲述了一则“羯鼓催花”的故事,说唐玄好羯鼓,曾游别殿,见柳杏含苞欲吐,叹息道:“对此景物,不可不与判断。”因命高力士取来羯鼓,临轩敲击,并自制《春光好》一曲,当轩演奏,回头一看,殿中的柳杏这时繁花竞放,似有报答之意。玄宗见后,笑着对宫人说:“就这一桩奇事,难道还不应当唤我作老天爷吗?”

二月花神:有些地方流传的是燧人氏,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。还有的地方以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为杏花花神。安禄山之乱平息后,唐玄宗想移葬杨贵妃,看见马嵬坡下有一林杏花,因此,后人称杨玉环为杏花花神。

花语杏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为:少女的慕情、娇羞、杏花

×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